聚焦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社镇江市委与市政协教卫体委联合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
“怎样让更多的科研成果留在镇江,甚至吸引全国各地的科研成果在镇江落地?”12月5日,在社镇江市委与市政协教卫体委联合召开的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上,多位与会的业内专家围绕这一命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2022年,镇江市聚焦产业需求,强化创新合作,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技术路演及对接活动60余场,对接高校院所100余次,服务企业900余次,全年达成产学研合作约500项,合作金额约2.9亿元。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新增入库高新技术企业22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7.8亿元。在镇江推动产业强市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显得尤为迫切。
座谈会上,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为驻镇高校科研院的科技成果转化营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激发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的热情和动力,与会的高校、部门和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形成了思想的激荡和共鸣。
江苏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祝俊表示:“江苏大学打造科技成果转化‘123工程’,各学院分别与辖市区和大型企业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极大拓展了江苏大学的‘合作朋友圈’”。而针对目前存在高校创新载体空间紧张的问题,祝俊建议:“要用好现有的闲置创新载体,形成科研成果转化的集聚中心。”
江苏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处处长唐盛表示:“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与地方企业横向合作增长较快,目前江科大有52个科技副总,位居全省第一”,他认为:“校企技术对接合作需要有更加良好的组织支持,特别是对于科技转化初期,在寻求资方投入时需要有熟悉市场运作的人员支持,而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老师的单打独斗。”
而在江苏金海创科技和江苏蓝圈科技的企业代表看来,企业最想要看到的是效益,面临的最大难题则是人才,对于企业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企业希望能够更加快速和精准地找到对接合作的高校科研人员。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还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些普遍痛点进行了交流。比如,企业与高校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如何匹配?技术转移转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引进和培养?如何快速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和样板?如何围绕我市“四群八链”招引市外科研成果?这些问题的讨论,极大丰富了我市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政策选择。
社镇江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何锦润表示,社镇江市委将与市政协教卫体委一起,积极持续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调研工作,通过研讨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摸清家底,掌握翔实数据情况,努力形成推动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合力。
市政协教卫体委主任任一鸣主持了会议,市科技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处室负责人和市政协科技成果转化调研组成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