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对地方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国制造2025”对地方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365最近提款系统维护了吗_byt365_365bet首页江苏省委第九届“江苏九三论坛”论文)
宋浩杰(江苏大学材料学院)
摘要: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力量,应勇于承担并履行好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此,要确立创新型教育理念,谋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愿景,创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23个优先发展方向,进行突破式发展,最终实现以点带面、全盘推进、整体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给我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制造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国制造业带来“机会窗口期”;“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将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抓住当前战略机遇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1]这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面向“两个一百年”发展奋斗目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
2、地方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赶超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这需要大批机械类高素质一线技能型人才。我国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还远未打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工人总数的5%,而德国的比例为35%~40%;从学历上看,德国等先进工业国家有很多本科毕业一线工人,而我国本科毕业一线工人数量很少。[2]加快地方高等院校工程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由于我国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大规模扩招之后,相应实验实训设备及师资严重不足,最终造成工程教育质量偏低,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没有实现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协调一致。
就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难以适应社会活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学科交叉、综合集成、高速发展的要求,毕业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二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难以适应机械工程内涵变化带来的调整;三是培养的学生因机械工程知识和能力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弱而难以应对现代机械工程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挑战。现代化生产不仅要求劳动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我国高职教育就人才培养问题目前存在以下六大争论: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二是关于实践教学质量问题;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问题。
二、对策建议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精英教育思维惯性、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对高水平大学的简单借鉴与模仿,办学趋同现象严重,大部分学校的发展已经陷入“学院升格为大学,单科性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然后向研究型大学靠拢”的简单逻辑困境。
英国高等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关于“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的论断,对于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重构办学定位具有重要启示。大学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一起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每所大学都有其自身发展的“遗传”逻辑,同时又都面对着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因素。每所学校基于自身的“遗传”和“环境”,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本科院校与学术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环境”特征,只有立足自身特点,积极寻求错位发展,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使命。[3] 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在办学层次上,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涉研究生教育;在办学类型定位上,以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为主;在办学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产业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2、能力本位、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共识。然而,在高等教育实践层面,却始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学科中心倾向,人才培养模式带有明显的学科本位特征,表现为人才培养定位学术化、课程体系趋同、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弱化等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虽然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需要在人才培养领域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变革。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以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为目的,通过跨学科的逻辑组织课程;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构建,以密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应行业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技术发展前沿。在教学方法方面,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要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并不等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导向”。有学者曾就三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进行区分,认为“学术型本科是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A型’结构,讲究厚基础。高职高专是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T型’结构,注重大量专业训练。而应用型本科应该是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大I型’结构,应强化核心课程”。[4]从这一意义上说,如何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型”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型”之间走出“应用型”的第三条道路,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3、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应当更加注重应用,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统计标准时,把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其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又统称为技术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应用特征,就是要主动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与产业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重视并努力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以此来解决行业、产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解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科研变革的关键。20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对英国、荷兰、瑞典和芬兰处于高等教育边缘却成功转型的五所大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建设不断拓展的发展外围,是它们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5] 而形成这个拓展的外围,关键就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就需要建立起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开放共享、深度合作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前沿技术创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4、学术背景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师资队伍保障
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构成中,有相当比例教师来自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缺乏实践能力。而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首先需要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师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彻底改变重学历、重理论,忽视专业实践能力的现象,重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学术经历与企业经历双重素养。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挂职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增强其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进行科技开发,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同时,加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导向,在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环节,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奖在企业实践和科技开发中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突出的教师。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还应积极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实训教师队伍。一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专职实训老师,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企互动,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结束语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克服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及高端产品能力比较弱等问题,需要从政府、企业、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发展。政府和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转变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偏见,完善对技术工人的评价机制,提高技术型人才的待遇,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生活福利,吸引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就高等院校而言,应加大以培养操作性人才为主旨,科学设置实用性强的专业,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型人才的专业素质。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要求综合素质高、工程适应性好、实践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质。加速与企业的紧密联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同时应加大对工程教育的支持力度,在教育条件发达地区借鉴德国“双元制”做法,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升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6: 6-10.
[2] 史红. 浅析“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倒逼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J].创新教育,2015,213-214.
[3] 史铭之.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坚守[J].职业技工教育,2015, 25(36):13-17.
[4] 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 J]. 中国高等教育,2015(7):24-35.
[5] 唐景莉.高校转型:突破“围城之困”——访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名誉理事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3-38.